
《紅樓人三十種解讀》
內容簡介
本卷由《紅樓人三十種解讀》及《紅樓哲學筆記》兩本書組成,兩者均於二零零九年在北京及香港三聯出版。 《紅樓人三十種解讀》是作者在閱讀《紅樓夢》時,發現文本中不下百種共名,從中選定了三十種作解讀。這些共名可說是人物的意象性與類型性通稱,如「夢中人」、「標致人」、「尊貴人」、「精細人」、「粗劣人」等等,有些名稱一目了然,無須多加解說,有些則寓意很深,更有一些則完全屬於曹雪芹獨特的創造,如「檻外人」、「鹵人」、「冷人」、「玻璃人」等,即使辭書上有語義的註解,也無法與《紅樓夢》語境中的這些名稱內涵相提並論。他的每一個命名不僅極為準確,而且都為讀者提供一種認知人物的視角。正是發覺這一共名藝術,所以作者決心給這些共名作註,且當解讀,這便是本書的框架。 《紅樓哲學筆記》一書的主旨,是想把《紅樓夢》的講述,從意識形態學的意境拉回到心靈學的意境, 尤其是從歷史學、考古學的意境拉回到文學的意境,做一點「紅樓歸位」的正事。上世紀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紅學家,固然有王國維、魯迅、聶紺弩、舒蕪等擁抱文學的學人,但無論索隱派、考證派、新證派都忽略了文學本身,所以才有俞平伯先生晚年「多從文學、哲學着眼」的呼喚。不過,前賢的努力畢竟為我們提供了再思索的前提,即使偏頗也提供給我們再創造的可能,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上說,我們都應當銘記前人的功勞與足跡。說要把《紅樓夢》研究從歷史學、考古學拉回到文學,這只是作者個人的意願,並沒有「扭轉乾坤」、「改造研究世界」的妄念。
作者簡介
劉再復,1941年農曆九月初七生於福建省南安縣劉林鄉。196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中文系,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《新建設》編輯部。1978年轉入中國文學研究所,先後擔任該所的助理研究員丶研究員丶所長。1989年移居美國,先後在美國芝加哥大學丶科羅拉多大學,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,加拿大卑詩大學,香港城市大學丶科技大學,台灣中央大學、東海大學等高等院校裏擔任客座教授、訪問學者和講座教授。現任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客座教授。著作甚豐,已出版的中文論著和散文集有《讀滄海》丶《性格組合論》等六十多部,一百三十多種(包括不同版本)。中文譯為英文出版的有《雙典批判》、《紅樓夢悟》。韓文出版的有《師友紀事》、《人性諸相》、《告別革命》、《傳統與中國人》、《面壁沉思錄》、《雙典批判》等七種。還有許多文章被譯為日、法丶德、瑞典、意大利等國文字。由於劉再復的廣泛影響,冰心稱讚他是「我們八閩的一個才子」;錢鍾書稱讚他的文章「有目共賞」;金庸則宣稱與劉「志同道合」。
書籍詳情 | |
作者/譯者/編者: | 劉再復 |
出版社: | 天地圖書 |
國際書號: | 9789888550142 |
出版年月: | 2022-02 |
頁數: | 520 |
開度: | 160x230x34mm |
圖書分類: | 中國現代作家文集/總集/選集 |